当前位置:首页 - > 侨史研究
潮汕华侨历史上一所“侨”字号的特色学校
日期:2015年01月19日

潮汕华侨历史上一所“侨”字号的特色学校
——汕头市华侨小学的历史作用及在海内外的影响

张泰生

    摘要:汕头市华侨小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适应海内外潮籍侨胞的特殊需要而创办的一所特色学校。文章以翔实的历史资料追述了汕头侨小从筹办、扩建到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介绍了该校在汕头侨界和教育界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海内外产生的深远影响。文章最后结合华侨小学的成功经验,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就是:拓宽思路,突破框框,将过去传统概念上的“华侨教育”延伸、扩展为新时期的“涉外华侨、华文教育”,创办适合新形势需要的新型学校。
    关键词: 潮汕;第一所;华侨捐建;侨联直接领导;专门招收侨生;设内宿;“侨校”的转型和创新

 

前 言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汕头曾经有过一个“侨”字号学校——汕头市华侨小学。那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适应海内外侨胞的特殊需要而兴办的一所特色学校。她是新中国成立后潮汕地区第一所由海外华侨及归侨侨眷捐资兴办的小学。该校由汕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下称市侨联)发起创办,并由市侨联直接领导,为侨服务。其学校管理及教学特点颇具“侨风”、“侨味”,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深受海内外侨胞的赞誉,在汕头侨界以及旅居海外的潮汕籍华侨中,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汕头的华侨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 建校的历史背景、筹备及创办过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祖国的成就和发展形势鼓舞着广大海外华侨。许多爱国华侨豪情满怀,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热爱新中国,他们离开生活较为优越的侨居地,携带家眷,回国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汕头市,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归侨及子女日渐增多。有些仍在海外的侨胞,也将自己的子女送来国内读书。由于归侨子女及刚回国的华侨学生在生活习惯及文化程度等方面与国内同龄学生的差别较大,入学就读比较困难。因此,许多归侨、侨眷都迫切希望汕头市能够筹办一所专门招收华侨子弟的小学。
    一九五四年四月,汕头市侨联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当年十月筹办汕头市华侨小学。市侨联的这一决定得到中共汕头市委及市人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当时的市长林川、副市长吕金湖、杨世瑞、李亮等同志都亲自过问和关照华侨小学的筹办过程。为了筹集建校的经费及日后领导学校的管理,市侨联专门成立了以侨联主席许杰为董事长的汕头市华侨小学董事会(共38位董事)。侨小的筹办得到了海内外侨胞的热情帮助,在省侨委任职的侨界知名人士蚁美厚先生捐款一万元,本市三位归侨、侨眷捐款一万五千元,总共二万五千元作为当时侨小的开办经费。
    汕头市华侨小学董事会成员及领导机构名单如下:
    董 事 长:许  杰
    副董事长:王林伟  沈清辉  张东沼  林文祥
    常务董事:许  杰  王林伟  沈清辉  张东沼  林文祥  潘  鉴 
              林  河  许敦勋  周子芳  黄光成  陈复彬  陈  枚
              陈  年  陈之云  章健龄  邱心婴  沈尹如  陈  宏
    常务董事兼财务:许敦勋
    常务董事兼秘书:邱心婴  沈尹如
    董  事:许  杰  王林伟  沈清辉  张东沼  林文祥  潘  鉴
    林  河  许敦勋  周子芳  黄光成  陈复彬  陈  枚
    陈  年  陈之云  章健龄  邱心婴  沈尹如  陈  宏
    何乃寝  周邦昌  徐  捷  黄乌晶  黄光华  洪瑞兰
    郭卓芳  谢易初  辛扬人  杨质彬  曹汗汀  潘翌吟
    余炳记  林应开  李培申  马化泽  詹  东  张达平
    陈德钦  黄易兰
    董事会成员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他们当中有党政领导、侨务外事部门负责人、海内外侨胞中的知名人士等。例如:
    许杰(市侨联主席、1960年12月当选为汕头市副市长)。
    谢易初(爱国华侨、全国侨联委员、省政协委员、澄海县侨联主席,后来返回泰国创办正大实业集团公司)。
    张东沼、林文祥、林河(侨界知名人士)。
    沈清辉、潘鉴、黄光成(侨联负责人)。
    许敦勋、章健龄、邱心婴、沈尹如、詹东、张达平(侨务干部)。
    王林伟、陈宏(教育界人士,原泰国华侨教育协会干部)。
    一九五五年夏秋之际,校董会租用外马路“三牧楼”后面一座二层的旧楼房作为临时校舍,聘请陈赞庭先生(即陈丁,后来成为汕头市著名书法家、画家)为侨小主要负责人,聘请林素贞等七位教师及一位工友为侨小的教职员,正式招生三百人,设六个班,其中一年级三个班,二、三、四年级各一个班。1955年9月12日,汕头市华侨小学正式开学,广大华侨及归侨侨眷盼望已久的华侨子弟学校终于诞生了。
    汕头侨小的校领导及教职员工大部分是归侨和侨眷,他们当中,有抗日时期或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有在海外参加华侨进步组织以及在华侨爱国民主运动中经受过锻炼的归侨,还有许多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归侨教师。
    汕头侨小1955年初创时期的教职员工名单:
    陈赞庭:学校负责人,兼语文、图画教学
    刘伟彬:财务,兼珠算教学
    林素贞:出纳、内宿生宿务员,兼一年(1)班班主任
    李开珠:一年(2)班班主任
    杜曼娜:一年(3)班班主任
    蔡  玩:二年班主任
    郑国基:三年班主任
    管慎之:四年班主任
    罗枝木(罗伯):工友

二、新校舍的建设及落成、使用

    (一)广大侨胞对新校舍的迫切要求及市侨联的请示报告
    汕头侨小成立的消息传到海外后,很多旅居海外的侨胞欢欣鼓舞,纷纷把子女送回汕头就读侨小。由于侨小租用的校舍楼房破旧,教室小、光线差、隔音又不好,相邻班级教师讲课时声音总是互相干扰、影响。学生文体活动的地方也仅有教学楼后面一小块竹蓬遮顶的空地,面积不到200平方米,不能满足就读学生的需要。因此,很多归侨侨眷、海外侨胞以及学生家长通过各种渠道反映意见和建议,迫切要求市侨联能筹建华侨小学新校舍。
    1956年2月18日,市侨联向汕头市人民委员会呈送了《关于筹建汕头市华侨小学新校舍》的请示报告,要求拨给“外马路右旁涂坪旷地,面积八亩作为建筑新校舍地址。”市人委会接到报告后,很快批复市侨联,要求送上用地草图,并通知建设局,根据草图内容及用地需要予以丈量确定。3月30日,市侨联向市人委会呈送了征地报告并附上华侨小学新校舍和市侨联会新会址的“平面布置图”二份(当年市侨联办公大楼和侨小新校舍两个项目同时规划、一并实施),请求审核批准,市人委会办公室即于隔日批复:“交房管局会建设局办”。经有关部门审核和丈量,批准确定用地面积为15600平方米,分批拨给。九月底,市人民委员会同意首期征用涂坪土地2205平方米,拨给市侨联用以安排华侨小学新校舍和侨联会新会址。这样,新校舍终于在1956年10月3日破土动工。在随后的一年里,根据施工进程,市人委会依照原计划继续批复及办理后续批次的征地和拨付手续。
    (二)捐款情况及金额
    在筹办华侨小学及兴建新校舍的过程中,许多海内外侨胞纷纷解囊支持,其中,蚁美厚先生捐赠一万元,安达公司的私方股东先后认捐七万多元,朱潮丰先生夫妇捐赠一万三千元,刘受之先生捐赠一万元;柬埔寨华侨捐建一座有八间教室的教学楼;马来西亚侨领林连登先生的长孙林文祥先生拿出了六千多元人民币,铺筑了学校巷道和侨联会址的埕地等。据所存资料显示,自一九五四年十月至一九五七年八月期间,总共收到捐款十七多万元,捐款人遍及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潮籍华侨以及国内归侨、侨眷。
    (三)基建过程及落成庆典
    在基建过程中,李亮副市长为华侨小学新校舍主持了奠基典礼。侨小新校舍与市侨联新会址的地域连成一片,基建工程同步进行。吕金湖市长几次亲临工地视察和指导。当时的中共汕头市委五位书记曾一起视察市侨联和侨小工地。专署侨务局、市委统战部、市侨务局等对侨小的基建工作非常关心。一些相关单位如市房管局、建设局、建筑工程设计室、五金木材公司、水厂、电厂、邮电局等也都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市人委会秘书长杨广秀主抓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华侨小学新校舍和侨联新会址终于竣工了。
    1957年11月6日,市侨联会举行了华侨小学新校舍和侨联新会址落成典礼,参加这一庆典活动的海内外嘉宾有三千多人。汕头市政府吕金湖市长亲自参加庆典,为华侨小学新校舍和侨联新会址剪彩。
    (四)侨小校园及市侨联会址地域、环境的“一体化”
    竣工后的华侨小学新校舍,有教学楼两座,是红砖外墙的混合结构的二层楼房,共有教室及办公用房十六间。这两座教学大楼之间相距10多米,中间地带除植树绿化外,还有学校的墙报栏,作为反映校情校讯的宣传教育阵地。后来为了增加教室,又在两座主楼附近加盖了有四间小教室的平房校舍。这一片就是教学区。此外,主楼的南面有一个篮球场,两边树立了单杠、双杠,还有供跳远、跳高的沙池。大楼东面还有一个宽敞的操场,莘莘学子们就在球场、操场上体育课,开展课余活动。
    华侨小学迁入新址后面貌焕然一新,校园宽敞,环境优美。“乔迁”后的学子欢欣雀跃,这在当时汕头市来说,是教育界的一件大喜事,具有相当的政治意义。海内外侨胞捐资办学的义举,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受到汕头各界人士的赞赏和好评。汕头侨小新校舍是海内外华侨献给家乡的一份最诚挚的厚礼,也是广大侨胞情系桑梓,报效祖国的有力见证。
    侨小新校址与刚落成使用的汕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大楼紧紧相邻,布局连成一体,仅隔一道墙,使侨联、侨小“一体化”,可喻为“唇齿相依”。侨联大院内有在当时汕头市屈指可数的一座新颖优雅的花园,种有名贵的树木与花卉。每周的周末侨联礼堂内还不时举办联欢舞会,为归侨侨眷提供良好的娱乐场所。侨小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时还可进入环境优雅的花园里读书及休闲。市侨联大楼上方的招牌大字是由廖仲凯的夫人何香凝(时任中侨委主任)亲笔题写的“汕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由此更显示其庄重与高贵。当年的布局,华侨小学与市侨联相依在一起,是一块凝聚着爱国华侨心血和心愿的地方,可以说是归国华侨、侨眷以及侨属子女的“一方乐土”、“文明之园”。

三、学校的历史沿革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二日,汕头市华侨小学正式成立、开学。当年先开设六个班(含一至四年级),招收学生三百人。
    一九五七年秋季,汕头市华侨小学扩大招生,成为一所拥有一至六年级,共十四个班,七百二十多名学生的完全小学。
    一九五八年,汕头侨小办起了两个初中班(小学办初中,俗称“戴帽子”),陈增辉和黄树铭老师分别担任这两个班的班主任。中侨委主任何香凝为其题写的“汕头市华侨初级中学”校名,被制成牌匾,挂在三牧楼巷口上方。但初中班只维持了一年半,至一九六零年初,即初二级的第一学期结束、放寒假时,市教育局通知撤销初中班,学生分流到汕头三中、四中等学校。这两个初中班虽然停办了,但也可以视为后来(1962年)正式成立的“汕头市华侨中学”的雏形和预演。
    一九六二年九月,汕头市华侨小学办起了中学部,学校“一分为二”,改名为“汕头市华侨中学”(简称“市侨”)及“汕头市华侨中学附属小学”(简称“侨中附小”)。当年,“市侨”开始招收初一和高一;以后逐年自然递升,至一九六四年九月,从初中一年至高中三年六个级全部配齐。1963年,“侨中附小”迁往利安路南段,原有的校舍则留给“市侨”使用。“市侨”及“附小”两所学校齐驱并进,继续接受市侨联的领导,密不可分。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侨联被迫停止活动,市华侨中学及其附属小学由教育部门接管,“市侨”改名为“汕头市红卫中学”,“附属小学”相应改名为“汕头市红卫小学”。
一九六九年,红卫中学由市教育局统一纳入全市的中学编排序列,改名为“汕头市第十二中学”。一九七四年,红卫小学改办成“利安路小学”,至此,作为“侨”字号学校的“汕头市华侨小学”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汕头侨小从1955年创办至1974年结束,前后共十九年时间,其历任校长名单如下:
    陈赞庭  1955-1958  学校负责人
    李振基  1958-1960  校长
    陈  宏  1960-1961  校长
    杨志川  1961-1968  校长
    邱小娇(女)1969-1971  革委会主任
    张淑玉(女)1971-1974  革委会主任
    汕头市华侨小学虽然于1974年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但是,在六十年代初期由侨小派生出来的“汕头市华侨中学”,在改名为“汕头市第十二中学”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于2007年5月通过了“汕头市一级学校”的考评,在办学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如今,十二中仍将汕头市华侨小学列为该校的前身,十二中的校史从华侨小学新址落成使用时的1957年算起。华侨小学的办学理念和优良传统在十二中一直传承下来,可谓:“前有侨小,后有十二中。侨小十二中,一脉相承”。十二中每年的校庆活动以及其他重大活动,都邀请侨小校友会的代表参加。侨小校友会也时时关心着十二中的进步和发展。

四、侨乡汕头一所“侨”字号的特色学校
(管理体制及办学模式、特点)

    当时,华侨小学是纯属市侨联自办的民办学校,除了向就读学生收取部分学杂费外,其经费全部是由市侨联向海外华侨和归侨、侨眷筹集的。学校的所有开支(经常性费用)如教职员工的工资、学校日常费用、学生的助学金等,全部由市侨联给付。据统计,到一九六0年年底止,共拨出用于维修和增添配套设施的基建费七万元,经常性费用六万元。到了一九六一年,由于历史原因,市侨联筹措经费较为困难,经报请市人委批准,开始由市教育部门拨给经费。但是,校舍的扩建、维修及教学设备的增添等仍由市侨联负责筹措资金。学校的管理则由市侨联、市侨务局和教育部门三方共同承担,市侨联负责行政领导,教育部门负责教学业务领导,市侨务局协调各方面的管理。汕头侨小原先的民办学校性质就此转为公办学校。
    汕头市华侨小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汕头市最具特色的小学。
    其一,它是汕头市第一个定向招生、面向侨生及港属子女的小学。
    由于侨小是海内外侨胞捐资兴办,为解决归侨学生、华侨及港澳同胞的子女入学的困难而兴办的民办小学,服务对象确定为侨生。侨小创办之初,招收的学生仅限于归侨生、侨眷生及港澳同胞子女。六十年代初,印度尼西亚发生排华浪潮,许多难侨陆续回国定居。汕头也来了几批印尼归侨,他们的子女就安排到华侨小学读书。到六十年代中期,才开始招收部分本地生。
    其二,它是汕头市第一个有招收内宿生的小学。
    侨小租用学校附近的旧楼房,提供给父母仍在海外的归侨生住宿。初期,由兼任学校出纳员的林素贞老师兼内宿生管理员(宿务员),负责照顾内宿学生的生活。内宿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由其父母汇款或托人带来交给学校,由宿务员代管。林素贞老师还经常利用晚上辅导只会讲泰语的归侨生学普通话,辅导学习成绩差的内宿生学习功课。后来由陈小琴老师接替负责管理内宿生的生活。兼任宿务员的教师,既是老师,又当家长,师生关系情同手足,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其三,它是汕头市同级、同班的学生中,年龄差距最大、文化程度差别最大、家庭生活环境差别最大的小学。
    在侨小,同班学生年龄相差最多的竟然有十岁,相差四、五岁的也不少。同班学生有的入学时只会讲潮汕话、认识少许汉字;有的学生回国前在国外只讲侨居国语言,来汕头入学时潮汕话、普通话都不懂,难以和其他同学沟通。有的全家回国,父母都在汕头;有的父母都在海外,国内也没有亲朋;有的家有洋房、花园,有的却寄居在亲朋家。
    其四,它是汕头市小学系统中,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组织义务劳动和文体活动成绩突出的小学。
    市侨联还充分利用华侨小学的师资和校舍,办起了归侨、侨眷业余文化补习班(夜校)。
    侨小组织学生参加夏收、秋收捡稻穗;除四害(打苍蝇、抓老鼠等);到华侨果子厂劳动;修红领巾路;到人民广场填土;到附近居民家扫盲,教普通话;在外马路设红领巾卫生监督岗,劝行人注意卫生;在市人民银行的帮助下建立了汕头市第一家红领巾银行(行长为61届洪木兰同学)。
    侨小的文娱体育活动非常活跃,学校组建的篮球队、体操队,在全市小学比赛中多次获得第一名。学校以班或年级为单位,组织文艺节目,在新年、国庆及“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演出;文艺节目充满浓郁的侨韵,跳泰国舞、马来舞、缅甸舞,唱东南亚歌曲,还有器乐演奏等。侨小的少先队员还到人民广场附近的海军营地(五号码头),同舰艇官兵举行联欢晚会。在节日或星期天,学校曾组织文艺队伍上街为市民表演节目。
    侨小经常组织全校性的课外活动,如广播操比赛,跳集体舞,玩游戏(击鼓传花、交换礼物等),化装晚会,请驻汕海军来校辅导、传授手旗通讯。侨小还曾经在大操场举行全校师生大聚餐。
    其五,它是汕头市小学系统中,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做得最好的小学之一。
    在侨小,学生虽然年龄差别大,但大爱小,小尊大,在学习与生活上互相帮助蔚然成风。有时发生同龄同学争吵或打架,总有大的同学过来劝架。有的同学家庭经济困难,甚至连学校包场的优惠价电影票五分钱也难缴,总有经济状况好的同学或老师代交。
    侨小组织同班学生按家庭住址划分课外学习小组,互帮互学文化课。在学生的课外学习小组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总是主动帮助差的。

五、汕头市华侨小学的历史作用、贡献以及在海内外产生的深远影响
 

    汕头市华侨小学的历史作用、贡献及其影响,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汕头侨小是地方政府和侨务部门落实国家侨务政策的具体体现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旅居东南亚的一大批潮汕籍爱国华侨刚刚归国定居,当时,他们的子女在语言、文化基础及生活习惯上都很难适应国内的一般学校,再加上相当一批没有回国的华侨送子女来汕入学,可谓“万里托儿”。在这种情况下,汕头市华侨小学以其特色教学及管理(例如设内宿),在关键时刻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充分体现了祖国对广大华侨及归侨侨眷的关心和爱护,是汕头地方政府和侨务部门贯彻、落实国家侨务政策的一个生动范例,使广大归侨及海外侨胞感受到无限的温暖。
    (二)汕头侨小创造了一套针对侨生特点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方法
    侨小针对华侨学生及归侨子女的特点,在学校管理、教学实践及校园活动等方面创造了许多经验和做法,为汕头的小学教育增添了宝贵的内容,积累了不少有益的东西。例如:对内宿生的关心、呵护和日常生活上的照料;对刚回国不会讲祖国语言、不懂中文的学生,老师加班加点,突击补课,增加课外辅导;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因材施教。由于采取了语言学习上的强化教育与轻松愉快的文体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方式,使基础差的华侨学生迅速纳入正轨,在较短的时间里便能适应国内的教材和学习要求,使不少大龄学生能够逐批调整,跳级插入按他们的年龄本来应该就读的年级。
    (三)汕头侨小的成功兴办产生了连锁反应,推动了海外华侨送子女回国读书的热潮
    由于汕头侨小在文化教育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诸方面均取得显著的成果,学生健康成长,家长满意,迎来社会上一片赞扬声,受到广大侨胞的赞誉和好评。因此,在旅居海外的华侨中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学校创办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继续有潮籍华侨不断地送子女到汕头读书。
    (四)汕头侨小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汕头市华侨小学在十九年的光辉历程中,一直发扬“爱国爱乡,尊师爱校,团结互助,勤奋学习”的优良传统,在教学活动及参与社会工作方面均取得骄人的成绩,先后培养了十七届共2500多名毕业生,为国家的建设事业输送了一大批人才。几十年来,侨小的校友们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在各个岗位上兢兢业业,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五)汕头侨小的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出丰硕成果,促使广大海外校友回报祖国,造福家乡
    侨小校友中有相当一批人后来又重新回到原侨居国或港澳地区定居,他们分别在商业、工业、文化、旅游等各行各业,艰苦奋斗,勤劳创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海外校友中许多人事业有成之后,没有辜负母校的栽培和期望,不忘祖国恩情,积极回潮汕或其他省、市开展经济贸易业务,投资办厂,支援祖国的建设事业。有的校友还慷慨解囊,捐资办学,赞助福利事业(在家乡汕头、潮阳、大埔及其他省份如江西、湖南等),无私奉献,造福桑梓。有的人积极参与中外文化交流,在居住国宣传和弘扬中华文化,成为推动中外民间友好往来的使者。这些海外赤子,凭借他们先前在祖国学到的文化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从海外校友的爱国情怀及回报祖国的积极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汕头侨小的启蒙教育、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所产生的作用和力量。正是侨小的基础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打造了广大华侨学生的思想、文化基础,使他们成长为有所作为、服务社会、回报祖国的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变物资,无形的力量变为有形的果实的道理。

    六、汕头侨小与其他几个侨校的对比
    无独有偶,在广东省内,还有一个与汕头侨小在性质、体制及管理各方面属同一类型的侨校——广州市华侨小学,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创立的,其校舍是澳门同胞捐赠的原“澄溪图书馆”。该校也是由侨联直接领导,专门招收侨生,设内宿。广州市侨小与汕头市侨小比翼齐飞,堪称姐妹学校。后来,广州市侨小演变、改办为“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延续至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与侨小性质相近的侨校还有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在北京、广州、厦门及汕头创办的几所“归国华侨学生中等文化补习学校”(简称“侨补”)。“汕头侨补”的学生与汕头侨小一样,主要都是归侨生及归侨侨眷子女。不同的是:“侨补”是中学层次,侨小是小学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汕头市办起了“汕头中国语言文化学校”,前期曾由市侨办主管,后来纳入“广东汕头华侨中学”(即“省侨”),实行两块牌子,一套领导班子的管理体制。从中国语言文化学校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侨小学的影子,因为,当中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这两个学校的相同之处是:都是侨校,刚进来的学生中文程度参差不齐,基础较差。不同之处是:侨小的学生是归侨生,大多数人毕业后在国内继续升学、就业。而语言学校的学生是来自海外的华侨华人子弟(外籍为主),毕业或结业后仍回国外居住、工作。
  
    七、侨小校友会及校友风采
    为促进侨小校友之间加强联系,互相关心,共同进步,以及便于开展海外联络工作,在汕头市侨联的倡议及指导下,于2000年9月23日成立了汕头市华侨小学校友会。侨小校友会成为市侨联属下的团体会员。
    侨小校友会成立以来,在海内外校友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协助汕头市侨联开展各项社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年来,校友会经常组织各项文体活动,活跃校友身心,促进校友之间加强联系,增进友谊。校友会还开展各项海外联谊工作,积极联络海外校友及侨胞,为促进汕头与海外的经济贸易及文化交流出力,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添砖加瓦。汕头市华侨小学校友会已经成为市侨联贯彻落实国家侨务政策的一个重要帮手,成为连结海内外校友和侨胞的桥梁和纽带。
    校友会曾于2001年、2005年及2012年三次组织汕头校友往泰国探亲、旅游,在曼谷与旅泰校友举行聚会、联欢。每次聚会,除了家在曼谷的校友踊跃参加以外,还有许多居住在泰国其他府、县的校友专程赶来参加(有的校友居住地远离曼谷800公里)。联欢会盛况空前,气氛热烈,反映了泰国校友对几十年前,他们在汕头侨小那段岁月的无限眷恋和深切怀念。
    侨小的校友遍布祖国内地、港澳地区以及泰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其中,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和优秀人才(下面所列校友的职务有现职或曾任职等各种情况,为简化文句,对曾任职未加注“原”字眼;属于“广东省、汕头市”的,缩简为“省、市”)。
    (1)在侨小校友中,不少人当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许多人在人民团体或侨务外事部门中担任重要职务。他们当中有:
    沈冰虹(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全国侨联委员、省侨联常委、市侨联主席;市侨联名誉主席)
    陈彪明(梅州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章建胜(市政府外事办副主任、泰国中旅社总经理;市侨联顾问)
    杜怀泰(女)(清远市政协委员;全国侨联委员、省侨联常委;潮汕星河奖基金会名誉会长)
    张泰生(中国工会“十四大”代表;汕头市金平区政协委员)
    郑卫新(女)(团市委书记;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
    陈少云(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
    薛瑞茶(女)(市人大代表)
    被聘为汕头市侨联海外顾问的侨小校友有:彭大立、邱立峰、陈焕文、杜怀泰(女)、田淑惠(女)、郑曼铿、黄有共等。
    侨小校友中,历年来先后当选为汕头市侨联委员的共有23人,其中,现届(第17届)委员有12人。
    (2)在科技、文教、卫生、体育领域中,许多校友学有所成,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成为高端人才,有的还担任了院校或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他们当中有:
沈民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汕头大学校长助理、汕头大学工学院院长;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马灿龙(汕头经济特区报社副编审、副总编辑;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党组书记)
蔡建业(解放军体育学院体操国家一级运动员;汕头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体操国家一级教练;市体委副主任)
冯立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教授、副研究员)
黄洪清(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老挝语副教授、大校,副师职)
张瑛玲(女)(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
陆丹青(女)(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旅居海外的专业技术人才中有:
许玛丽(许楚娅)(女)(美国全国太极拳总会会长、美国康州大学中华武术客座教授、国际武术教练员、裁判员;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美国国家武术队领队)
许向流(泰国卫生部传统医学厅“中医师资格评估委员会”委员、主考官)
欧志强(林业专家、木材出口商;因在泰国东北部山区开发和植树造林方面的成就及贡献,1980年被泰国国王授予“泰国国家农业模范”荣誉称号)
许向文(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攻读获得人类学、教育学及社会公共卫生医学三项硕士学位,在院校及教育部门工作,副教授)
    (3)在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及传媒机构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侨小校友有:
彭大立(泰国中华总商会常务董事、泰华旅行社协会主席、泰国彭氏宗亲会主席)
许楚敢(泰国工商总会副主席)
杜怀泰(女)(香港客属社团首长联谊会荣誉会长、中国客家研究中心荣誉主任)
林妙英(女)(泰国《京华中原联合日报》董事总经理)
谢汉标(泰国谢氏宗亲总会副会长)
陈焕文(旅泰汕头聿怀中学校友会副理事长)
    彭大立校友上世纪九十年代期间,曾参加泰国中华总商会代表团赴北京访问,受到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主席的亲切接见。
    (4)在特殊工作岗位上的侨小校友: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有一批优秀的侨小校友,服从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被陆续派往祖国的西南边陲,在特殊的工作岗位上艰苦奋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们在边疆的高山峻岭和丛林中,在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下,豪情满怀,奋力拼搏,把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贡献给祖国的国防建设事业。他们是:丁楚庆、卢巴硕、刘士潮、张仲贤、张松标、张胡东、李余孝、汪国平、邱维立、陈亦亭、陈亦鹏、陈悦斌、陈淦生、陈鸿义、周厚安、周厚彬、郑卫平、郑卫立、郑睦森、倪铁民、章建民、彭清烈、温志杰、谢炳和、蔡武林等25人(其中:历届校友23人,侨小沈瑛老师的儿子2人)。其中,丁楚庆、张仲贤、张松标、陈亦亭、陈淦生、郑卫平、倪铁民、谢炳和等8人在执行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

    八、结束语(启示、思考与建议)
    汕头市华侨小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侨乡汕头的大地上绽放的一朵教育奇葩。她曾经的辉煌历程,在汕头的教育园地上谱写了感人的篇章;她放射出的熠熠光彩,温暖了海外华侨和归侨侨眷的心。汕头侨小昔年的学习和生活情景,依然在校友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这所侨校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至今仍在海内外潮籍侨胞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回顾侨小走过的历程和成功经验,我们可以领悟到党和国家侨务政策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感受到海内外广大侨胞的爱国热忱和他们对家乡的一片深情。祖国对海外华侨及归侨侨眷的爱护和关怀,同海外侨胞造福桑梓、回乡捐资办学、兴办福利事业的义举是相辅相成、双向互动的。
    教育促文化,文化促科技,科技促经济,这几个领域之间又是往返循环,互为因果,互相作用的。由此,在涉侨文化教育的领域方面,笔者有如下感受和建议:
    第一,地方政府和侨务部门必须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侨务政策,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办法,为海外侨胞回家乡兴办文化教育事业提供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由于潮籍侨胞遍佈全世界,因而潮汕地区在“侨”方面具有较大的人缘、地缘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掘侨力,凝聚侨心,推动和促成海外侨胞及港澳同胞继续到潮汕地区(特别是山区及落后乡镇)捐资办学,建校、扩校,助教助学。
    第二,在进一步完善和办好现有的“汕头中国语言文化学校”的同时,拓宽思路,突破老框框,创办一些面向海外华侨华人子女的新型学校,其教学范围除了基础教育,还可以扩大到文化艺术及专业技术等范畴。要做到形式多样,体制灵活,内容丰富多彩。在学制、学员、教材、教学方法以及课外活动等方面,要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实用性。例如,学制多层次,既办长期班,也办短期班;学员除了以青少年为主之外,也可根据需要办一些成人班;教员除固定教师之外,可结合专业课程的需要短期聘用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把原来传统概念上的“侨校”、“华侨教育”延伸、扩展、上升为“涉外华侨、华文教育”。因为,同过去的侨校以归国华侨学生为主不同,现在来的学员主要是定居海外的华裔子女,他们毕业或结业后仍回到国外工作和发展。因此,办学理念及措施必须与之相适应。   
    目前,汕头市委、市政府正在海湾新区规划、筹建“汕头经济特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在合作试验区里创办此类学校。今年二月汕头市人大、政协召开年度“两会”期间,就有一些代表和委员建议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内创办面向海外的教育机构。因为,合作试验区是一个具有政策优势的对外经济文化发展载体,能享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易于联系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社团,利于引进侨资、外资。因此,在合作试验区兴办涉外教育机构,定能获得最佳的成绩和效果。这个事业如果办成功了,对于凝聚侨心,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外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带动汕头的经济发展,造福潮汕人民,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和丰硕成果。

 [参考资料]
[1]汕头市档案馆,馆藏资料中有关侨联及侨小的文档。
[2]《汕头侨史论丛》(第三辑),汕头华侨历史学会1998年5月出版。
[3]《春华秋实 —— 汕头市第十二中学建校50周年专刊》,2007年10月编印。
[4]《侨中印记(1932-2012)》,广东汕头华侨中学2012年4月编印。
[5]汕头市侨联华侨小学校友会资料组收藏的资料、访谈记录等。


 

               2013年8月25日于汕头
            (2013年11月7日补充、修改 )


作者单位、职务:汕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顾问
汕头市侨联华侨小学校友会会长
汕头市侨联泰国归侨联谊会副会长
汕头市华侨历史学会会员
电子邮箱:13802717052 @126.com